日前受邀出席一个由联合国发展计划及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联合主办,讨论决策层30%妇女固打的研讨会。这研讨会是一项研究计划,策划者在汇集各领域的妇女的意见和加以探讨后,将集合成备忘录,呈交给政府和各政党。
在分组讨论的阶段,笔者被分配与其他各政党的妇女代表一块儿讨论。听其他女参政者的心声,倒也令我大开眼界。一位巫统的女上议员说,她是被巫统代表们在大会里直选进入最高理事会的3个女性之一,但是她却没被委派担任任何官职。另一个国阵的女上议员说,她的外籍丈夫因为不满她忙于参政而忽略了他,离她远去。
一个前巫统女国会议员因着丈夫不要她再出来竞选,而被逼隐退政坛。一位国大党的女代表说她是在孩子皆已长大成人和在丈夫的影响下,幕后协助某政务次长,但是无论她多么忙碌,她都要确保她把丈夫爱喝的咖啡冲好,放在暖壶里保温。
当讨论会的主持人问政党妇女组是否是导致妇女在政治权利上被边缘化时,大家的观点可就不太一样了。执政党的妇女则认为妇女组有助于加强女性之间的交流和共鸣,因此妇女组有必要继续保留。笔者则说,身为在野党的行动党,由于女党员不多,因此党内都习惯男女共事。为提升妇女的地位,我们甚至修改党章,规定每个支部必须设立妇女事务秘书,藉以推动女性担任支部和区部领袖。男女共事久了,在大选来临之际,许多男党员还会协助物色女候选人,而不会排挤女性。
行动党的这种情况看来与国阵成员党的情况倒反。令国阵的女与会者讨论时皆愤愤不平的是,她们经常为党默默耕耘,作党的后盾,但是当大选来临时,她们却完全没受考虑,因此她们认为妇女团体应该逼使政党让至少30%的代议士是妇女。
笔者认为若要达致这目标,我们首先要政府修改国内的选举法令,让各政党可派出无选区的代议士,或推行《政党名单》制度(party list system)。其实欧洲许多国家之所以可以达致30%甚至50%女国会议员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皆推行《政党名单》制度。
在目前的选举制度底下,一个候选人要在一个选区取胜所下的功夫太大,若要政党领导层以高压手段来逼使基层接受女天兵担任候选人,搞不好引起基层的反感,反而可能输到江山。
这半天研讨会结束后笔者便到国会开会,当笔者在国会走廊与某个内阁部长提起这研讨会时,这位仁兄便非常不悦的说:《首相已经跟莎丽查部长说过,别再提30% 女性固打这课题,因为它迟早会实现的。为什么她还要去搞这样的活动?》另一个巫统的政务次长则答腔道:《你们这些女人反对我们男性拥有娶4个老婆固打权,但是却去争取这种30%的固打制。。。。。》。
看着这些权力核心内的男人的反应,看来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长在内阁的角色并不好当,她一方面需面对妇女团体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需面对内阁的《沙猪》,两边吃力不讨好。
妇女30%决策层固打的建议,看来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7-9-2007)